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创新,是破题的关键。
一诺千金,有诺必践。近年来,长春市公安局法制支队始终围绕群众新期待、新需求,紧紧抓住执法办案这一重要环节,牢牢盯住服务群众的难点、痛点、堵点、漏点问题,守正创新,聚力发展,按照“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新要求,从“小切口”入手,出台了一系列新措施、新机制、新办法,以专业推动执法能力实现新跨越,以机制推动执法质量实现新提升,以大数据推动执法手段实现新变革,持续提升法治公安建设水平。近日,公安部印发《关于命名“全国公安机关执法示范单位”的决定》,长春市公安局法制支队榜上有名,这是继2022年被评为“全国公安机关执法示范单位”后再次获此殊荣。
素质强警
提升核心战斗力
时代风云激荡,挑战与机遇并存。进入新时代,公安执法环境发生深刻变化,人民群众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有着更高的要求,把准时代发展脉搏,进一步提升民警的整体素质和战斗力显得尤为迫切。
执法公正,从警之基。能否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事关党和政府形象。长春市公安局法制支队领导班子认为,人人练就过硬本领,个个成为行家里手,才能更好地担负起党和人民赋予的职责使命。
面对新形势提出的新要求和新挑战,法制支队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瞄准实战需求,采取多种措施,切实提升队伍素质和能力。
围绕锻造过硬本领这一核心目标,法制支队以专业化保障规范化,通过加强法治教育培训,强化全警法治观念,着力提升民警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通过推进全警实战大练兵,创新完善“学、考、练、战”一体化执法培训模式,确保练出真功夫、硬本领;通过开展“教科书”式执法培训、举办新法新规专题讲座等多种形式,持续提升民警执法能力;通过“沉浸式”模拟训练、实景化现场教学、实战化庭审观摩、AI普法微课堂等形式,全面锤炼专业素养,提高驾驭法制工作能力;通过深化执法资格等级考试制度,切实推动以考促学、以考促训、以考促用。截至目前,全局共有192人通过高级执法资格考试,256人通过法律职业资格考试,有50人通过两项考试成为“双证精英、法制专家”,还有202人获得公职律师资质。
初心不改,笃行致远。法制支队在强警路上取得了不凡的成绩:在全省公安机关县级公安局局长警务实战能力提升集训竞赛中,由该支队承担指导培训任务的实战案例评析竞赛科目取得全省第一名的优异成绩,排名前10的选手中长春市公安局有9人。一支高素质的法治公安队伍正在茁壮成长,公安工作法治化水平和执法公信力正在不断提升。
创新机制
提升执法质效
新型犯罪迭出、社会矛盾多元、网上网下交织、民众期待提高……进入新时代,站在经济社会转型“路口”的公安机关,面临极大挑战。
破题之法,唯有创新。机制是各项工作良好运转的关键,法制支队领导班子深谙“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的道理,变革在法制支队悄然推进。
刀刃向内,删繁就简,构建案管“一站集成”机制。法制支队于2022年和2024年两次升级执法办案管理中心,设立执法办案、合成作战、交警案件快办、涉案财物管理、速裁法庭等8个功能区。执法办案管理中心在提供信息采集、安全检查、候问看管等传统服务的基础上,打破了与监所远程提审、会见签名捺印的技术瓶颈,设立医疗机构实现“五项体检”就地进行并与监所共享信息,办案民警事务性工作量大幅度压减,办案效率显著提升。2024年,全市公安案管中心共进驻19859人次,刑事案件和三类行政案件进驻率实现100%。
改革办案模式, 提高执法质效,构建交警“查办分离”机制。长春市公安局交管支队在执法办案管理中心设立由40余名警务人员组成的办案团队,专职负责办理全市城区范围内危险驾驶类刑事案件和行政拘留案件。外勤民警路面查处后即交由中心办案队民警统一办理,大幅提升执法效率,确保执法安全规范。
简政放权,便利于民,构建政务服务“多维通办”机制。在法制支队的指导下,市、区(县)两级18个政务服务中心设立70个公安“一窗通办”窗口,可办理政务服务事项190项,实现一次叫号、一窗办完。在全市137个派出所开通了车驾管业务,42项交管业务、108项户籍业务在派出所内集成办理。户政、出入境、车驾管高频业务的受理、审批、缴费、制证、寄递全程网上流转,最大化实现全省通办、全国通办、全程网办。
一项项以问题为导向的创新举措,顺应形势发展,充分彰显了法制支队敢于“破与立”,以锐意改革的智慧,实现了各项执法活动、各个执法环节有据可依、有章可循,民警执法质效显著提升。
数字赋能
让执法更智慧
向“新”而行,实现公安工作提档升级,数字赋能必不可少。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法制支队以新警务理念为先导,大力推行科技兴警,构建全要素集成、全链条贯通、全领域覆盖的智慧警务体系,助力提升公安机关新质战斗力。
法制支队执法办案管理中心引入建模定位系统、信息采集一体机、审讯一体机等智能辅助设备,有效支撑轻微刑事案件和行政案件快办机制高效运行。“人脸、步态、体态、服装”四维一体结构化建模管理系统实时抓取嫌疑人个人身份比对信息,能够对嫌疑人的异常动作实现“智能识别、秒级响应”。
“过去哪个村里发生案件,民警找线索、收集证据、确认嫌疑人,一周时间就过去了,如果遇到大案,时间可能还会更长。现在,案子破得快多了。”面对警务机制和科技的快速发展变化,基层民警有着切身体会。
依托科技优势,执法办案管理中心可以协助办案单位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完成传统办案模式下长达数天的证据链构建工作,将以往“串联式”办案转为“并联式”流程,最大限度让技术力量和专业数据在中心汇聚便捷使用,全面提升执法效能。
以执法办案管理中心建设应用为载体,不断总结探索经验做法,法制支队自主研发执法质量智能评价系统。系统在受立案、强制措施、文书制作、网上办案、文书回扫等方面设置201项风险防控点,将警综平台案件数据分类归集,实现对执法办案各环节、各要素的全流程、全时空监控预警。该系统被公安部评为“智慧公安我先行”全国公安基层技术革新优秀奖。法制支队还通过易错规则数据集,以问题为导向开展专项培训,补强短板,全面提升执法监督工作效能。2024年,在全省公安机关案件评查活动中,长春市公安局被评查刑事、行政案件共3111起,平均得分99.99分,每起案件均为优秀等次,成绩位居全省首位。刑事案件办结率、行政案件办结率、不如实受立案率、执法过错、执法质量考核评议5个项目均位居全省首位。
章法有度,自成方圆。法制支队不断完善“智慧警务”体系,绘就了法治公安的“方与圆”,执法公正迈出了新步伐。基层执法办案民警100%携带4G执法记录仪,实现全程可视化管理监督。同时,规范接报案与受立案“码上监督”,定期以“双随机”“四不两直”的方式开展执法监督检查工作,通过警综平台不定期检查各单位扫码率、关联率情况,推动全局“码上监督”落地见效。市局案管中心汇聚了市本级16个执法办案管理中心15类基础数据和201路视频监控,实现线上可视化、可回溯、穿透式监督管理,异常数据智能预警、执法问题立即督办,突出问题及时处置率达100%。
责任重于泰山,使命召唤担当。长春市公安局法制支队将以法为剑、勇于创新,进一步深化“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改革,不断推进法制工作高质量发展,让人民群众在每一项执法活动、每一起案件办理中都能感受到社会公平正义,为推动长春公安工作现代化、创建全国最安全省会城市贡献法制部门的智慧和力量。